心梗后发生左室附壁血栓的机制

2019-11-05 14:22 阅读(?)评论(0)



心梗后为什么容易形成左室附壁血栓?其形成机制是什么?

杨萍教授:与1995年之前相比,现在急性心梗后左室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了,特别是急诊PCI的引入,使再灌注治疗不单及时而且有效,这样心梗患者心肌坏死面积减少,心功能得到了改善和保障。但尽管这样,在心梗的患者中,血栓形成的几率仍然在10%-15%左右,而前壁心梗中血栓的发生率大约在25%,报道从4%-39%不等。

心梗后血栓形成主要有三个要素:第一,与心肌收缩力下降相关的血流淤滞;第二,心肌局部受损,内膜不光滑;第三,血液处于高凝状态。可以说,前壁心梗、心功能下降和室壁瘤形成是左室血栓发生独立危险因素。

哪些心梗患者容易出现左室血栓?在这些患者中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来预防左室血栓形成?

杨萍教授:当然是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患者,因为这类患者心脏血管堵塞的位置比较高、面积比较大,容易发生心功能下降,心源性休克;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的再灌注治疗,心肌坏死面积大,不单容易导致射血分数下降,而且常常形成室壁瘤,导致血液淤滞;这部分患者就很容易发生血栓。因此,对于急性心梗发作的患者,应在24小时进行超声检查。如果发现患者的前壁室壁运动异常,特别是心尖部的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,应该做进一步的筛查,及早发现血栓形成。

关于血栓形成的防治涉及到两个问题,一是心梗患者应该怎样防止血栓形成,二是超声检查发现了血栓应该怎么治疗。2013ACCF/AHA STEMI指南和2014AHA/ASA卒中预防指南关于血栓的预防做出过相关推荐,建议对前壁心梗且伴有射血分数降低或前壁运动减低或消失的患者,加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来预防左室血栓的发生。但后续临床试验却发现,这部分患者在进行双抗联合华法林(INR2-3)治疗后,出血风险增加了,却没有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。这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困惑和思考,也进行了更多的相关试验。

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,与其有关的两个试验又给了我们信心。一个是PIONEER AF-PCI研究,针对的是PCI术后的房颤患者,将利伐沙班15 mg qd与阿司匹林双联、利伐沙班 2.5 mg bid与双抗三联及华法林与双抗三联,这三种方案进行了对比,最后发现利伐沙班2.5 mg bid三联方案并没有增加出血风险。另一个试验是针对左心耳血栓的患者,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进行治疗后发现,有1/3的患者血栓消失了。这两个试验中的患者均为静脉血栓,与心梗后血栓在血流动力学方面非常相似,为心室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希望。因此,2017ESC推荐抗凝治疗时间可以延长到6个月,但是没有推荐具体的药物和INR目标值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9-11-05 17:02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